嘿,116岁的对门儿,生日快乐!
亲爱的对门儿
今天是你的116岁生日
华师一年一度如约而至
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今天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社
和暨南大学创意传播工作室
合作为暨大庆生
点击展开华师写给暨大的一封信
“暨”往开来
1906年
你在南京初创
为华侨学子传播新知
开启了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新篇
诞生于风雨飘摇的乱世
承载着非同一般的责任和使命
南京时期国立暨南学校
1958年
你重建于广州石牌
我们正式成为对门
一同艰苦奋斗
一同披星戴月
左:暨南大学老校门
右:华南师范大学老校门
1996年
我们携手共进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殿堂
从此我们齐头并进
朝着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发展
2010年
我们有了专属的BRT站台
师大暨大站
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伫立的站台
是我们友谊的象征
BRT师大暨大站
左:暨南大学番禺校区
右: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2016年
你与伯明翰大学合作
次年暨伯学院正式招生
我与阿伯丁大学携手
开启英文办学新篇章
左: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
右: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至今我们已相互守望64个春夏秋冬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同向更美好的未来
暨大×华师联动
当暨大绿遇到华师蓝
在校园的每处角落
暨大绿与华师蓝
和谐且统一
充满无限遐想
华师的绿墙上
暨大的蓝湖中
有着同样美好的树影相互映照陪伴着彼此
秋水与长天相映
华师的晚霞里藏着暨大绿
暨大的湖影中映着华师蓝
运动场上
暨大的蓝天 华师的绿场
是共同拥有的青春
见证了两校相互陪伴的流光岁月
天蓝树碧
碧水映天
你我挼蓝绿
携风带景碧于蓝
我在暨大拍华师
我们的石牌校区
同在一条中轴线上
你的一课
我的富力教学大楼
遥遥相望
我和你只隔着一条马路
从我的运动场可以直接望见
你的校门
我在华师拍暨大
从我的一课楼顶望去
你的富力教学大楼
和广州的天际线融为一体
华师&暨大的亲历者们
“作为两校的女儿,我很感恩”
吴舒蔓
曾任职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现任职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还没有中山大道时,两座学校大门是正对紧贴的。九十年代两校还没有门禁,两校师生往来是很密切的。”父亲在华师教书,母亲在暨大华侨医院工作,吴舒蔓既是在两校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也是两校三十年发展的见证者。
暨大这所百年侨校,将五洲四海的文化融合,使多元文化齐聚一堂,是国家华侨文化建设转变为文化融合的标杆。“暨大对于文化、品牌的塑造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吴舒蔓用一个词概括华师就是,“沉稳”。华师作为师范类院校,秉持为人师表的沉稳,落实根本,脚踏实地。“华南地区的单位对华师学子的评价基本都是踏实沉稳。”
谈到两校对于自己的影响,吴舒蔓说,“暨大是年轻的。校园里洋溢着是开放,创新。”家庭受暨大开放思想的影响,支持她留学;作为从华师附小读到华师的华师人,吴舒蔓对老师有着一种使命感与荣誉感,三尺讲台育桃李,学成归来毅然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
华师暨大是64年的邻居,经常交流学习,分享收获。“因为足够近,两校许多学院答辩导师都是互相帮忙的。”吴舒蔓还记得,两校生科院经常举办交流活动并且延续至今。“这么多年两校更多的是团结,是一家人。”作为两校的女儿,吴舒蔓感恩这片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生命中许多重要时刻都发生在两校。“我由衷祝愿暨大,这所带给我如此多幸福的学校116周年生日快乐!”
怀揣“忠信笃敬”之心前行
尹晓丹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电影专业2022级研究生
从华师到暨大,只隔着一条马路,但这条路尹晓丹却走了四年。“华师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拾级而上,难忘是书香。在华师努力的四年,为她考上暨大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忆起在华师的生活,最让尹晓丹念念不忘的,是华师的饭堂和美丽异木棉。华师食堂里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总是能令她食欲大增。每年冬季如约而至的美丽异木棉,也见证着她学在华师的勤勉,行在华师的奋进。关于暨大的记忆,尹晓丹认为暨大的氛围偏向多元、活跃和年轻,这是与在华师不一样的体验。
“暨大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尹晓丹说。“暨大校训里的‘忠信笃敬’深深吸引着我,这与我自己为人处世的观念相契合,也不断激励着我自己成为‘忠信笃敬’的人。”未来在暨大的学习生活中,尹晓丹希望自己在暨大这个学术平台里,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见识更加广阔的世界。对于暨大即将到来的116岁生日,尹晓丹也衷心祝愿暨大越办越好,桃李满园。
从暨大到华师,她这样前行
杨子晴
暨南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
今年,暨南大学2022届的毕业生杨子晴通过考研成功“上岸”,在华南师范大学开启研究生之旅。“在我看来,两所学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谈及是否适应华师的新环境时杨子晴表示,两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共同之处让她快速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高精尖”是杨子晴认为两校最大的共同点。高水平的师资、成熟标准的教学体系、丰富的学术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种相似的学习环境下,杨子晴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轻松接轨两校的学习生活,在华师延续了在暨南大学时的学习习惯。
杨子晴说,在暨南大学的生活中,她感受到了“多元化”的魅力。暨南大学汇集汇集来自五洲四海的学生,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开放与包容的氛围,这促使她在本科生活中参加了如信息搜集大赛、推理大赛、股票模拟大赛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增进自己的技能。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后,沉稳踏实的学习氛围让她能更专注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同时也能将在本科生活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她对未来学习与生活充满热爱与憧憬,也希望在今后尝试更多更新的想法。
三年朋友,咱们再续四年兄弟情
李旭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刘会元,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
作为彼此高中三年的好友,李旭峰和刘会元深有默契。“考上暨大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必然要再‘相互折磨’四年了!他肯定在华师。” 刘会元清楚李旭峰对华师A+学科心理学的向往,所行必至,所念必达。“因为他,我也了解到暨大是我国首个成立应急管理学院的高校。”好兄弟考进了暨大,李旭峰并不感到意外,“我们约好要一起打球、相互蹭饭。”
对李旭峰和刘会元而言,成为好友是很自然的事情。高中三年,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坚信岁月不负追梦人。他们互不干涉彼此的选择,结果幸运地成为了对门的邻居,学业友谊两丰收。最后,李旭峰借《华师赋》里的话表达对暨大116岁的生日祝愿,“百年潮回,弦歌春风;万里心在,木铎金声。”李旭峰和刘会元衷心祝愿两校友谊永存。
华师与暨大的故事
藏在相携走过的栉风沐雨中
带着华师人的深情厚谊
我想对你说
暨大 116岁生日快乐
未来继续携手共同进步
我们的陪伴 未完待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华师:王宣皓 李林蓉 张昕 吴祖儿
暨大:田卓颖 崔天翔 蔡卓言
摄影丨华师:廖雪飞 罗素琪 黄思思 吴东飞陆芊骅 袁蔚 唐志勇 王宣皓 蔡涵宇 曹野暨大:李璨璟 庞美盈 习雨阳 陈泽欢李佳慧 位雨昕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视频丨华师:导演/吴雨凡摄影/刘宣彤 艾孜尔江·艾克拜尔 吴东飞蓝荣业 陈榆斌 彭仲宇 邱煜兆 黄云光黄颖楠 夏艺 周曼婷 林莉出镜/夏艺 周曼婷 杨思远 邱煜兆 陈杏欣剪辑/黄羽凡暨大:摄影/梁竞朗 陶彦余 黄晓滢王俊雄 黄珀钰 胡浩宇 李璨璟 陈娜娜出镜/李沛娴 解静 赖世雄 杨金奇 甘嘉馨卞俊如 吴嘉希 杨昊 王俊雄 黄珀钰制图丨邱渝雅 王宣皓执行编辑丨王宣皓 吴祖儿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